查看原文
其他

小2说丨投石问路!从信达与亚盛的合作看国内Biotech发展新生态

B村小二 BioBAY 2022-12-02
READING导读

俗话说,龙生九子,子子不同。在近十年的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里,诞生了1500余家生物技术公司(以下简称:Biotech)。他们有的快速追赶,比肩国际;有的钻研科学,渐成气候;有的蹉跎岁月,踽踽独行。有专家预测到,未来5~10年,这1500家生物公司的发展将出现分水岭,逐步开始形成中国本土的Big Pharma(大型制药公司,即具备强大的销售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大型药企),Biopharma(大型生物技术公司,体量介于大型Big Pharma和小型Biotech公司之间,通常占据细分赛道的领先地位,有明显长板;国内外市场兼顾,同时发展国内销售和国外合作权益)以及Biotech的产业发展生态圈。
但这种分流似乎比预想的来的更快。7月15日,B村客官信达生物与亚盛医药共同宣布就股权投资、产品管线等多个层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交易金额超2亿美金。要知道,这次合作在国内绝对具有历史性的创新意义,毕竟此前国内的创新药企间异常热衷于的是“跨国+国内”合作,而此次的“国内+国内”合作,涉及如此大规模、全方位、深层次的的确属于凤毛麟角。同时,这一合作后更为人讨论的是中国Biotech企业的未来发展。

有人说:

这是Biopharma公司进击Big Pharma的序曲  



木桶效应说,水能否留在桶中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,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。若将Big Pharma比作一个由多块“木板”拼成的“木桶”,那么Biotech只是一块板,前者需要的是“无短板”,后者则需要把“长板”做的更长。
 
2021年是信达生物成立的第十个年头。这十年,信达生物取得的成绩斐然,公司也已然从B村的一家Biotech企业成长为颇具实力的Biopharma,公司的市值涨超1000亿港元。

 

信达市值,截至2021/7/28晚收盘

 

从研发来看,信达目前已搭建了一条包括24个进入临床不同阶段的管线药物,覆盖肿瘤、代谢、自身免疫、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,涉及单抗、双抗、融合蛋白、小分子、细胞治疗等主要药物形式。
 
从商业化来看,信达已成功实现了5款产品的上市及销售,包括达伯舒®(信迪利单抗)、达攸同® (贝伐珠单抗)、苏立信® (阿达木单抗)、达伯华® (利妥昔单抗)以及达伯坦® (Pemigatinib)。其中PD-1单抗达伯舒®在2018年12月获批上市,2019年11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实现快速放量,在2020年实现22.9亿元的年销售额,同比增长125.4%。今年达伯舒又陆续获批2项新适应症,覆盖患者人群大幅扩大,有望在今年贡献销售额超30亿元!
  

 

有业内人士曾评价,Biopharma若想要成长为Big Pharma,从大的方面看,新药研发能力可能只是入场劵,商业化是基本能力。而后续产品矩阵、BD能力、国际化等,步步都是“生死劫”。新十年征程开启,信达生物在近几年的布局动作也不难看出其向Big Pharma迈进的雄心。
 
在产品布局上,自2013年以来,信达形成了“单抗+双抗+小分子化药+CAR-T”丰富而前沿的管线组合。公司先后和 Adimab、岸迈生物、罗氏就单抗、双抗、ADC、CAR-T 技术平台和产品展开合作;并从韩美制药、礼来、Incyte、Alector、驯鹿医疗等企业引进或共同开发多款全球进展领先的创新产品。
 
 “一鱼多吃”的管线协同布局,也是信达一直追求的“业绩增量”。后PD-1时代,信达开始选择与本土Biotech合作创新药研发。此前,信达分别与B村好邻居圣诺制药、和黄医药达成临床研究合作,就达伯舒与RNAi药物STP705联合治疗肿瘤(如肝细胞癌、胆管癌等)、与小分子抑制剂呋喹替尼联合治疗实体瘤等。今年7月,信达还与来凯医药建立临床研究合作伙伴关系,展开达伯舒与泛AKT激酶抑制剂afuresertib(LAE002)的联合用药临床研究。

  

 

此次与亚盛的合作,也可看作其深耕小分子管线并管线协同的布局。据合作条款来看,双方达成针对Bcl-2抑制剂APG-2575与抗CD20单抗达伯华(利妥昔单抗)、抗CD47单抗letaplimab(IBI188)就某些适应症探索展开临床合作和联合开发。据了解,这3种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,不同的药物组合通过多重机制来实现肿瘤的治疗,有望在临床上取得更大的突破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在临床上CD20 抗体和 Bcl-2 抑制剂的联合疗法已在多个案例中获得阳性数据,如维奈克拉/奥妥珠单抗组合、维奈克拉/利妥昔单抗组合。

  也有人说:

中国本土药企之争由研发PK进入到商业化PK阶段  


在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发展队列中,信达已然是“头部”的前行者。不管是新药研发、临床试验设计、适应症挑选、产品上市及商业化、医保、赠药等等一系列操作,团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。
 
兴业证券曾在调研报告中论述到:随着管线推进,药企之争也由研发PK进入到商业化PK。不同之处在于,商业化PK将更加严峻。研发PK通常是资本、人才等要素的军备竞赛,亦或是创意、试验方案的独到之处;而商业化PK却是赢家通吃的“零和博弈”。【2】所以对于亚盛这类尚无产品获批上市的Biotech型企业,如何弥补“研产销”一体化经验的缺失与规模效应的差距是一个重要课题。
 
恰值亚盛在研的“第三代格列卫”HQP1351(奥瑞巴替尼)即将获批上市之际,这商业化的第一枪于亚盛而言十分关键,所以此时邀请信达加入变得格外重要。
 
根据本次的合作协议,信达生物与亚盛医药未来将共同完成HQP1351在中国的开发,且在HQP1351获批后,双方将在中国市场共同进行商业化推广,对于来自共同推广部分的利润按照50%:50%进行分成。凭借该产品优异的临床疗效、信达生物商业化渠道、肿瘤科专业商业化团队的优势,HQP1351的峰值预期将在国内市场达到10~15亿元人民币,并有望提前实现。
 
另外,据亚盛医药电话会内容披露,在和信达的合作里,双方的销售市场将按地域、城市分配,一方负责一块区域,权责分明。这样一来,亚盛的销售团队也能触及一线医生和病人,在后续加强其血液病临床的入组和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,支持其后续品种的开发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亚盛销售团队60余人,计划2021年年底拓展到100人,2022年达到200人。而信达在2020年底的销售团队人数已近1300人。【2】


信达生物销售团队人数

 图片来源:信达2020年财报【3】

 

在此次信达与亚盛的合作中,还有一项协议是信达生物按照44.0港币/股认购亚盛医药价值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,并获股权认购权证。同时有权以57.2港币/股的价格再认购亚盛医药价值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,两者总价值约为1亿美元。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人看来,这是一种真正想要分享企业创新成果的表现,也意味着想要一起成长的决心。
 
如此看来,这项合作不仅能帮助亚盛带来强劲的现金流支持来推进后续开发,也代表着双方对于各家企业价值的肯定,寄希望于能在后续的潜在合作中谋取优势地位。
 
值得深思的是,在2020年7月,亚盛医药宣布了与默沙东建立全球临床研究合作伙伴关系。双方将就MDM2-p53抑制剂APG-115与PD-1单抗KEYTRUDA®(帕博利珠单抗)的联合治疗展开临床研究,以评估该联合用药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。【4】信达作为国内PD-1领先者,或许此次合作的达成还与PD-1的下一程布局相关。针对该问题,亚盛高管也在电话会回答到:APG-115在中国的药物联用对象还在进一步地思考中。

  

 

更值得一提的是,两家公司同在B村,相邻两个红绿灯路口。这样的创新集聚效应也让B村10余年的创新生态圈搭建看到了成熟的果实。对于B村来说,产业园不止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物理空间,更重要的是要能打造最适合企业生存的产业生态圈。我们乐于看到企业间既有竞争,又有合作,而这次信达与亚盛“产品+股权”的形式更是将合作推向了新的深度,这也映射出一个成熟生物产业园区生态圈应有的多彩样貌。
 

  还有人说:

 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  

 
在万物肆意生长的时代里,每一个创新药企都在开阔的平原上,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上生长,实现属于自己的“阶级越迁”。
 
随着近年来,新生代药企的初代核心产品开始兑现价值,商业竞争颇有一种冲刺撞线的紧张感。传统药企的转型也到了不进则退的关口。或许不远的将来年,我们还会在看到“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”的兼并收购的出现,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也将在企业间的合作与分工中呈现出新的趋势。
 
尽管每个产品的诞生都被创始人视为亲儿子,“望子成龙”的心态和“包办一生”的行动如出一辙。但从如今上市商品的数据来看,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渐成常态,劳心劳力的后果或许并不完美。参照美国旧金山80年代的发展历史,未来的中国少数Biotech公司会如信达一般成长为平台型Biopharma公司、甚至Big Pharma公司。还有一部分企业则会专注小而美的研发,借助和大药企进行商业化合作走向成功。另外,还将有一部分企业会被物竞天择,不适者淘汰。
 
所以,还是回到小二在上文所提过的木桶效应——水能否留在桶中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,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。如何定位自己,如何发展自己,或是各位Biotech客官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问题。而中国本土的Biotech将走向何方,我们待时间给出答案。

 

参考资料:

【1】 从靶点到商业,从中国到世界 -2020 年创新药发展回顾与 2021 年展望

【2】 亚盛医药电话会议 20210720 $亚盛医药-B(06855)$ 与信迖生物达成的战略合作 · 双方就亚盛医药核心品种三代BCR-ABL抑制剂Olvere... - 雪球 (xueqiu.com)

【3】 信达生物制药(股份代号:1801)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

【4】 亚盛医药与默沙东合作探索APG-115联合K药治疗晚期实体瘤


往期精选▼

小2说丨一场引发生物医药“蝴蝶效应”的政策究竟“剑指何方”?

小2说丨江湖风云:细胞焦亡,天然免疫武林的“冉冉新星”

小2说丨逆天改命?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否帮你重塑新生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